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知识 >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企业偿债能力的预警管理

导读: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本身所欠债务的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帮助企业经营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偿债能力预警管理是通过预先发出偿债能力警告信号,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走向,在分析产生警情根源的基础上,对偿债能力进行防范和控制。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本身所欠债务的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帮助企业经营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偿债能力预警管理是通过预先发出偿债能力警告信号,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走向,在分析产生警情根源的基础上,对偿债能力进行防范和控制。

 

  一、企业偿债能力预警警兆的分析

  在企业财务危机警情爆发之前总有一定的先兆,这就是警兆。对警兆的研究是企业实施财务预控的关键,因为财务预警系统是依据警兆的变化状况,联系警情的警界区间,预警警情的严重程度,在分析产生警情根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相应的财务预控措施。预警依赖于监测,监测离不开指标,在进行财务预警管理时,一般要通过预警指标分析来测算企业偿债能力风险,建立企业报警机制。

  预警指标是测算企业投资风险的主要依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一具体的预警指标确定相应的临界值,每隔一段时间,将预警指标与临界值进行比较,若预警指标接近或突破临界值,可根据具体情况发出警报。

  (一)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这是反映企业现金流与债务关系的指标,该比率反映了企业用每年的现金流量偿付所有债务的能力,比率值越高说明企业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国外经验表明,该比率在0.2以上,就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笔者对深沪两市2002年被ST的50家上市公司2001年度的财务资料,以及2001年被ST的23家上市公司2000年度财务资料分别进行计算(1),计算结果表明50家ST公司现金债务总额比平均为-0.05,23家ST公司现金债务总额比平均为0.05(2),说明从整体看这些公司现金流量偿付债务能力不好。

  (二)资产负债比=资产平均总额/负债平均总额

  这是反映资产与债务关系的指标,该指标等于资产负债率的倒数,是为保证模型中各指标的同趋势性而作的技术处理,它表示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这一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资产负债率指标值以不高于70%为宜,则该比率一般不低于1.4为宜;当该比率小于1时,说明企业已经资不抵债,有濒临倒闭的危险,是财务危机预警的警兆。

  (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平均额/流动负债平均额

  这也是反映资产与债务关系的指标,用于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可用流动比率,该指标表示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可用在一年内变现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该指标值越大,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因无法偿还到期的短期负债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越小。但是,该指标过高则表示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过多,可能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从一般意义上讲该指标值以2为宜。需要注意的是,若该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有无法偿还到期的短期负债的危险,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预警的警兆。

  (四)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这是反映利润与债务关系的指标,该指标体现从所借债务中获得的收益为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多少倍。一般情况下企业对外借债的目的在于获得必要的经营资本,企业举债经营的原则是对债务所付出的利息必须小于使用这笔钱所能赚得的利润。否则对外借债就会得不偿失。由此可知该指标至少要大于1。笔者对深沪两市2002年被ST的50家上市公司2001年度的财务资料,以及2001年被ST的23家上市公司2000年度的财务资料分别进行计算后发现,50家ST公司2001年已获利息倍数平均为-9.74,23家ST公司2000年已获利息倍数平均为-0.4。

  (五)负债结构比率=流动负债平均额/长期负债平均额

  这是反映债务结构的指标,该指标反映企业的负债构成,如果该指标过高则说明企业在以短期资金应对长期的资金需要,一旦需要偿还债务,资金很难从周转中撤出,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如果该指标过低则表明企业用长期债务应对日常需要,筹资成本要高于短期负债的成本。因此,该指标为适度指标,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单纯地利用上述指标进行偿债能力预警警兆分析,还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定性研究,以正确评价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要考虑是否建立了融资的内部牵制制度,因为,只有健全合理的内部牵制制度,才能保证融资活动的有序进行。此外,还要考虑企业财务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因为,只有真实的财务数据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对于可以操纵财务数据的企业,则无法进行正常的警兆判断。

  二、企业偿债能力预警警源的分析

  警源是产生投资风险警报的根源。在进行投资预警警源分析时,应注意根据预警对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监测预警对象、确定警源。笔者认为,企业偿债能力预警的警源关键在于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化问题。

  (一)从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关系角度分析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取决于资产投资与筹资来源的组合方式,从实务上看一般有三类组合方式:一是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即企业的非流动资产的投资资金全部来自于长期资金,而且还有一部分长期资金用于流动资产投资。这种保守型方式使企业的营运资金较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财务风险较低,但如果以长期融资方式满足短期资金的占用需求,在资金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会造成资金占用的浪费,提高企业的资本成本,因为短期资金的资本成本通常要低于长期资金的资本成本。二是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即流动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于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于权益资本和长期负债。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资本结构,它要求企业的基本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如保持产品销售的畅通和货款回笼稳定,财务预算先进可靠等。三是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即非流动资产所占用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来自流动负债,流动负债除了用于流动资产投资外,还用于作非流动资产投资。这种激进型方式可降低企业资本成本,但如果以短期融资方式满足长期资金的需求,当需要偿还债务的时候,资金很难从经营周转中撤出,因为非流动资产投资的目的并不是用来偿债,这势必影响到企业对短期债务的偿还,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严重者会由此而造成被动倒闭。

  (二)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对比性关系角度分析

  在现代财务管理活动中,有一个经常运用的概念,即“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减除流动负债之后的余额。从保证偿债能力的角度而言,净营运资本越多,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财务信誉越可靠。从理财角度看,净营运资本代表了理财人员可以灵活调度的那部分资金。净营运资本越多,在偿还了全部到期债务之后,企业还有较为充裕的流动资产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近年来,随着流动资产政策不断地趋于激进,人们认为净营运资本数量应逐渐减少甚至等于零,即短期资产用短期负债来筹措资金;长期资产用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来筹措资金。

  从上述分析看,没有绝对标准可以判断哪一种模式最好。不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选择不同的动态组合模式。一般而言,处于成长期、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可选择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的激进型方式,从而降低资本成本;而处于衰退期、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则应选择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的保守性方式,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处于正常发展时期的企业,从稳健的角度出发,应选择适度型模式,将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都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如果企业不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就会增加企业陷入危机的可能性。

  三、企业偿债能力的预控对策

  (一)建立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预控体系

  由于债务的资本成本要比股权资本的资本成本低得多,因此,较多地使用债务可使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趋于下降。但是,负债率的提高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报酬率要求,造成资本成本的提高。因此,在作出预控对策之前,企业必须对影响偿债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1.企业发展前景分析。如果企业属于高速成长并且销售收入比较稳定的话,这意味着它对外界的资金融通能力较强,在融资决策上可以使用更多的负债筹资,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使企业每股净收益有更大提高;但是,如果企业销售收入、现金的回流时间和数额均不稳定,这就易于造成它们与偿债的时间和数额不相协调,如果负债筹资过高将会导致偿债能力风险的提高。

  2.行业特点分析。对资本密集型企业而言,由于它一般拥有大批不动产或大量固定资产,其还债来源要靠长期资产或固定资产投资本身带来的收益,现金的流回需要一个较长和逐渐收入的过程,如果这类企业经营正常而且前景看好的话,采用长期借款筹资比较适宜。相反,流动资产较多的企业,其主要融资方式应是流动负债,因为流动资产转变成现金的时间较短,能及时偿还短期债务。

  3.相关者的态度分析。尽管企业对自身经营和财务杠杆的利用有其自身的评价,但是,要融通资金,企业要受债权人和信用等级评定机构的制约,企业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态度,如果企业信用等级高,债权人愿意为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企业就可能更多地利用负债,负债比率就上升。但是,如果企业运用过高的财务杠杆,并对企业的前景过于乐观,使其本身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重大大超过同行业的平均水平,那么债权人会持反对意见,不愿再提供借款,使企业陷入筹资困境,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建立以比例管理为核心的信用自控体系

  信用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能力,是一种不用立即付款就可获取资金、物资、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约束条件是,受信方在其应允的时间期限内为获得资金、物资、服务而付款。可见,信用就是受信方和授信方两者之间的公平、有效约定。如果企业是受信方,那么它必须对其应负的债务进行信用自控管理。从资本结构平面上看,其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权益资本与负债筹资的比例关系、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各种筹集方式的比例关系等,资本结构管理涵盖了有关资本结构的上述一系列比例关系的调控,要保证企业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合理协调,必须对上述比例实施控制,建立以比例管理为核心的信用自控体系,保证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和良性循环。需要注意的是,实行比例管理要求企业结合其历史资料,在分析其行业风险、经营风险和融资风险的基础上,确定各种比率的变化范围,以维护企业良好的财务形象为前提,对该范围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检验、修正、完善,并努力在实践中使其保持稳定。

 

[返回]
沪ICP备12032527号-1 |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