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知识 >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用整合投资来创造价值

导读:能够促成双赢的投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合作双方之间找到战略价值的互补。

在汉能投资集团介入之前,框架传媒营业额只有300多万美元;当框架传媒再度被出售,新浪付出的价格已超过10亿美元——短短4年,框架传媒的身价涨幅达300倍。

近期以来的新浪、分众并购案,汉能并没有过多介入。尽管如此,如果没有汉能的早期运作,就不会有框架传媒日后的裂变式增长。而在投资框架传媒之外,陈宏还一手运作了帮助NeoPhotonics公司收购深圳飞通、为中软国际集团赢得3500万美元战略性投资等一系列在业界引起轰动的投融资项目。

3月9日,在北京华贸中心汉能投资集团总部,《投资家》专访了这位长袖善舞的投资银行家。

善进,更要会出

2004年,汉能投资框架传媒是陈宏颇为满意的一个案例。在此之前,中国很少有整合性并购。

当时,电梯媒体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客户之所以投放广告,就是为了把产品置于目标消费人群的视野之下,电梯媒体恰巧解决了广告置放的精准性问题——比如,广告客户基本不会在8000元一平米的楼宇里面打宝马广告,而在3万元一平米的楼宇就可以。能够准确地找到用户群,这是框架传媒的优势。当初,这家公司只有100人的团队、300万美元的营业额,为了迅速把规模做大,汉能协助框架传媒在北京、上海等地并购了八家类似企业,把百分之几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到了百分之八九十。这样一来,不但广告价格提高了,营销也变得更容易。

“我们进去的时候,框架传媒只有300多万美元的营业额,到2008年已经做到了两亿美元。”陈宏说,“汉能不仅仅是一个投资者,并且推动了它的管理理念。我们的合伙人谭智做了框架传媒CEO,并推动了员工持股,这就把框架的员工凝聚在了一起。而对于框架公司老板来说,虽然他的股权从最初的100%稀释到了5%,但由于总量的扩张,股权的价值不但没有降低,反而上升了。”

做投资毕竟不同于做企业,在框架传媒的市值上升到近70倍的时候,汉能选择了退出。“投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进去还能退出来,否则即使你投资的公司市值再高,如果跌下来了而自己却没能全身而退,也不是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因此,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你不但要热爱这家公司,并且要在适当的时候退出,因为你投下的每一单都是以投资回报为主要目的。”

“这也与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一贯风格有关,以投资非上市公司为主,等到帮助这家公司成功上市,实现了他们的价值,我们自然而然就应该退出了。”陈宏介绍,当时框架传媒有几种选择,一种就是独立上市。当时分众已经上市了,如果框架、分众、聚众三家都上市的话,就会造成互相残杀的局面。但是,如果三家合并就有了一个主导力,产生的利润也会超过以前,因此,从股东回报的角度考虑,我们选择了出售框架传媒,而非单独上市。

而分众之所以选择出售框架传媒,陈宏认为原因比较复杂,央视近来的负面报道,海外股票下跌,都对分众造成一定的冲击,从天上一下掉下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住的;而对新浪来讲,中国大的广告投放企业几乎都是分众的客户,并购完成后,新浪就会在无形当中得到很多销售人员,得到很多大的广告客户,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框架传媒占了分众40%多的股票,但是,互联网文化和传媒广告文化还是不太一样,曹国伟能否对框架传媒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陈宏说。

战略投资妙在双赢

“能够促成双赢的投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合作双方之间找到战略价值的互补。”陈宏说。汉能帮助NeoPhotonics公司收购深圳飞通,为中软国际集团赢得3500万美元战略性投资,正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NeoPhotonics是一家美国企业,深圳飞通是一家本土企业,两者以NeoPhotonics收购飞通的方式合并。2005年这两家公司的规模都不是很大,但合并之后,营业额在短短4年间增长了4倍,在全球光电行业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这次并购利用了双方优势,在中国制造低成本的产品,加上国外的强大的销售团队,获得的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个案子给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可以在融到资金之后把国外企业买进来,即反方向的运作模式。”陈宏说。

对于并购性的投资,陈宏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估值。在谈判过程中,你不能让一家感觉自己打输了,否则谈判就会破裂。“在与分众的谈判中,我们给框架传媒的估值是3亿美元,而分众给出的价格只有3000万美元,相差十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谈判人员仍然保持微笑进行谈判,直到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陈宏说,“我们把框架传媒卖给分众的时候,是按照下一年12倍的市盈率计算的,但当时分众的市盈率是20多倍,等于是打了一半的折;如果我们要价再高,就超过了分众的承受能力。对于这个结果,江南春打折买了框架,我们也获得了几十倍的资金,因此双方都很高兴。”

其次,从管理层来讲,很多并购不成功,是因为无法解决谁当老大的问题。“对于框架来说,我们一直希望得到一个保证,就是在被分众并购之后,框架能保持独立。由于拥有很好的公司结构,因此,并购之后,江南春也没有对框架传媒进行过多的干预。框架管理层感觉自己还是可以主事的,也就给了他们做事的动力。”

“汉能做的很多案子都是一些创新性的并购,投资人投资中国公司,再并购国外公司的时候,投资人和中国公司的利益是绑在一起的,会全心全意帮助中国企业弥补国际化和管理层面的缺陷。”陈宏表示,这种模式不但可以运作非上市公司,并且为已经上市的中软国际募集到3500万美元战略性投资。

“对于一般的私募股权来讲,投资已上市公司的欲望不会很大,但我们仍然帮它融到了AIC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的资金;对于世界银行来说,支持中国IT业的发展,与它的投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在融资的过程中,我们为中软国际整合出了一个明晰的定位,即IT服务商。”陈宏说。

衰退中更宜行业整合

在经济衰退期间,对于毛利润很低的生产性企业,很多资金不是特别感兴趣。陈宏认为,这类企业与其融资,不如通过行业内的整合把规模做大,或者通过收购国外品牌,提高自己的直销能力。而投行感兴趣的,还是一些本身投资比较活跃的行业,比如教育、传媒等等。

“我个人认为传媒业变化也会比较大一些,如果国家允许传媒之间的并购,这个行业里的巨无霸就会起来。”陈宏告诉本刊记者,“国家对农村政策改革以后,农业的发展也会是一个不错的行业。如果钱够多的话,现在可以收购很多的写字楼,因为现在正是抄底的时候,此外,医药也是今年增长比较快的一个行业。”

而对于汉能本身,陈宏表示,在投资银行的所有业务中,百分之八九十汉能不会去做,仅仅专注于并购和私募股权融资,因为这是对企业服务最直接的一部分。“只要有融资、并购存在,就需要这种专业的团队为企业服务。如果仅仅从这两个方面的业务来讲,汉能的人数已经超过了高盛。”陈宏告诉本刊记者。

“我们遇到的挑战是,中国大型的公司不一定相信我们,但是外国大型的公司在中国并购,像惠普、新闻集团,都选择的是汉能。”陈宏告诉本刊记者,“道理很简单,跨国公司看重的是投行的实力和对当地的了解,所以会选择当地最优秀的团队;但是对于中国公司来说,选择外国知名投行,可能会觉得放心,因为它的名气足够大。只有随着汉能的品牌越来越响,个别敢于创新的大型中国公司愿意与我们合作以后,国内一般企业才会逐渐对你感到放心,但这需要时间。”

投行是“人的生意”

冯 昭:在公司创立之初,汉能声称要做“中国的高盛”,提出这一目标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陈 宏:汉能在北京落地的时候,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基本是不存在的,因此,提出做“中国的高盛”,并不是因为狂妄,而是要告诉大家汉能是做什么的。其实,我们的模式更接近于黑石,但当时知道黑石的人并不多。此外,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汉能不但要做中国的投行,而且要做最优秀的投行,假如有一天中国移动在全球开展并购业务,我希望他们选择的合作对象不一定是高盛,而是汉能这样的本土公司。

冯 昭:汉能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陈 宏:作为一个金融服务公司,汉能在短短几年内做到现在的规模,已经很不容易了。汉能一直在追,人家有一百年的历史,要想拥有高盛那样的影响力,不是五年、十年可以做到的,至少应该是几十年内的一个目标。这就像当年的华为,为了与思科竞争,华为甚至把设备送给了中国网通,并许诺下次只收一半的价钱。也就是说,打造一个国际品牌需要时间,只要汉能立足中国、了解中国,等到中国强大的时候,我们跟着一起走,就会逐渐接近那个目标。

冯 昭:汉能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陈 宏:国际化人才和我们对中国的了解。第一我们的人才和国外投行处在同一个水准,都有着哈佛、斯坦福以及北大、清华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同样是一亿美元的并购案,老牌投行派几个年轻人就帮你做了,汉能则会派出最成熟的谈判对手,这样我们帮助客户赢得利益的能力就更强。此外,就是我们对中国的了解,无论要找大公司的CEO、小公司的CEO,我们都可以帮他在当地接触。

冯 昭:你如何定义“投资家”这个概念?

陈 宏:我认为,投资家至少是一个可以引领一批优秀的投资人员共同创造价值的人,他是一个大师的所在,比如沃伦·巴菲特;在中国,像柳传志、阎炎、吴尚志,我觉得都称得上投资家。

冯 昭:作为一名投资银行家,在不少人眼中你是他们的偶像。在你的理想中,你最想成就的那种人是什么人?是现在这种财富领袖吗?

陈 宏:我还是想像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那样,做一个执掌顶级投资银行五十年的金融领袖。当然,布兰克费恩的教育背景和我有些不同:他进高盛之前,只是一个送邮件的小伙子,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而我虽然受过很多的教育,却是从另一个行业进来的。布兰克费恩认为,投行就是人的生意,所以他与很多人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愿意不计回报地为别人付出,等着回报来的时候他才会去取。而我刚好是这样一个人。

我以前在美国创业的时候,尽管自己已经成功了,但还是会花很多的时间帮助新的创业者,使他们也能够成功。如今,这些人很多都是公司CEO了,打一个电话,都会过来帮忙;反过来,如果你周围的朋友都是失败者,你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你时时刻刻需要朋友的帮助、合作。

[返回]
沪ICP备12032527号-1 |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