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潜入湖中 部分放流鱼有“身份证”如果你在蠡湖边偶然看到鲢鳙鱼的背脊上有类似小天线的黄色标签时,请不要惊奇,这是物联网技术“联姻”净水渔业的首次尝试。市农业委员会在蠡湖放流了30万尾小鱼,和往年情况不同,今年3500条生长约1年的鲢鳙鱼体内被植入高科技芯片,成为探知放流效果的有效载体。 据悉,芯片用来记录鱼放流时间、放流地点、放流时鱼身体状况等初始信息。研究人员用计算机扫描芯片,就可找到初始数据,以此研究蠡湖鱼类的生存状态、环境变化对鱼的影响等,还可通过鱼类身体重量变化算出吃掉的蓝藻,精细测量出蠡湖生态环境的改善。此项技术从美国进口,已试用成功,是项成熟技术。 此次增值放流仍以鲢鳙鱼为主,同时补充放入特色鱼类和贝类,所有放流鱼种均经过水产部门的检验检疫。为保护生态平衡,今年五六月份,还将放入白鱼、鳜鱼等凶猛性鱼类。 自2006年实施“蠡湖保水渔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以来,我市共投放各类鱼种204万尾,贝类56万公斤,设置15个监测点位,监测15个水质指标,对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等进行周年监测。经过3年努力,蠡湖水质明显改善。2009年水质监测数据显示,高锰酸钾、总磷指数下降成Ⅲ-Ⅳ类水标准,总氮指标已明确下降成Ⅲ类水标准。水生植物、鱼类等也呈现多样性。 市农委提醒市民,蠡湖内常年禁捕,除政府统一行动外,市民不得私自捕捞。净水鱼能有效改善水质环境,“标记鱼”更是身负“重任”,市民要自觉保护这些“治水功臣”。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