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知识 > 云计算 云计算

云计算趋势:看服务器与存储的融合

纵观IT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无论是大型机、小型机时代,还是后来的PC、互联网时代,我们都会发现IT使用思维和模式的颠覆导致了技术趋势的大改变。事实上,从云计算这个概念开始被人们逐渐所熟知起,即对IT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将资源高度虚拟化并能即时按需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理念促使数据中心在最近几年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这其中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统一计算、融合等诸多热点。不过这次我们将把视角放在SAS和 RAID上,从这两个小领域来管中窥豹,发现为什么服务器与存储走向融合是云计算的趋势之一。

芯片组集成SAS--摆脱传统RoC的束缚

云计算的出现实际上人们对IT资源使用高性能化、高使用率、低成本的诉求,落实到云计算设备的接口技术上,就是对接口技术要求具备高传输性能和带宽、良好的扩展性以及简便的线缆连接。对比其他的接口技术,SAS技术诸多特点正好符合当前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图一:SAS技术具有稳定的技术路线图,并且获得英特尔、LSI、IBM、希捷等众多厂商的大力支持。

SAS技术是企业存储接口技术的趋势,这点从HDS、NetApp、Dell、IBM等厂商全新一代的存储系统可以得到验证。传统的RoC模式 (RAID-On-Chip)现在看来已经被证明并不适合当前技术发展趋势,无论是LSI、Promise所采用的“PowerPC处理器+SAS控制器”,还是过去英特尔采用的“XScale处理器+SAS控制器”,都是过去人们为了解决计算资源的瓶颈而采取的“分而治之”之法,这种模式随着处理器能力愈发强大而显得愈发多余。

 

图二:英特尔今年下半年即将推出的Romley平台将改变过去传统的RoC模式。Romley平台在至强E5处理器(采用Sandy Bridge微处理器架构)中集成了RAID加速功能,更为关键的是支持集成SAS技术的Patsburg桥片,Patsburg能够完成SAS交换功能。

 

图三:Romley平台使用模型之云存储平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Romley平台上的Patsburg支持两个X4的SAS连接,一共8个SAS端口,通过Romley平台能够很好的搭建出可扩展、高容量的企业级云存储解决方案。

作为SAS技术的推动者之一,英特尔在其Romley平台上集成SAS交换功能,这实际上是服务器与存储走向融合的一种体现,伴随着X86处理器性能在这几年飞速的提升,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使得处理器能够承担更多的计算任务,这种做法能够让系统厂商充分利用系统主板空间和PCI-E端口资源,降低系统开发复杂性和成本,并让用户在系统使用和系统维护工作上更加简单和容易。

英特尔在SAS上的做法本质上反映出云计算促进数据中心设备走向融合的趋势,过去传统的那种“分而治之”的系统架构已经无法适应云计算快速发展的需求。针对传统系统架构,英特尔不仅在SAS上看的很清楚,其在RAID上的做法也能够充分反映这种融合趋势。

集成RAID—加速服务器与存储融合

回顾最近两年市场上的服务器和存储产品,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服务器设备带有存储特征,越来越多存储设备在计算能力上变得更强。服务器与存储之间变得愈发模糊,彼此之间走向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像Oracle推出的存储服务器Exadata、惠普的Proliant、宝德的 PR2012NS、VCE联盟的Vblock等等,都是服务器与存储走向融合的典型代表产品。

RAID作为一个典型存储应用,传统RAID控制卡的硬件解决方案同样面对着巨大的挑战,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注重处理器对RAID的集成。早在英特尔嵌入式部门推出的存储处理器C3500/5500系列,就融合进RAID加速功能,并且获得了IBM集群NAS系统SONAS、IBM中端存储系统Storwize V7000、Promise存储系统的采用。而在英特尔下一代处理器平台Romley平台中,我们发现这种集成RAID的功能更加明显。

 

图四:基于英特尔下一代处理器平台Romley将真正为用户提供企业级的RAID运算功能,由强劲的CPU来完成企业级RAID运算。

过去人们认为这种集成化的软RAID解决方案只能在低成本、低可靠性的解决方案中存在,而随着X86处理器能力的飞速提升,处理器软RAID方式已经不管是在I/O 性能、CPU负载、成本、可靠性上都有着极大的系统,是的这种RAID方案将成为企业级应用的趋势。毫无疑问,这种趋势也符合云计算对资源集中化、高利用率、低成本的使用需求。

从SAS和RAID当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云计算时代下数据中心设备资源走向集中化、高利用化,这促使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存储等设备逐渐打破传统的界限走向融合,SAS和RAID集成在处理器平台上就是这种趋势最好的体现。

 

[返回]
沪ICP备12032527号-1 |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