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无限 湖北物联网迎来产业机会(图)有人说,这是个“雾里看花”的产业。更多的人认定,这是个已探明储量的巨大金矿。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后,物联网成为最时尚的IT新词之一。今年,国家专设5亿元的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技术研发类、产业化类、应用示范与推广类和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物联网项目。 前景无限的物联网产业,有多少湖北机会? 我省是物联网技术研究强省。与物联网技术密切相关的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工程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光纤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均落户江城,武汉邮科院、中地数码、华工图像等一大批公司已将物联网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应用示范。 被国家列入首批“863智慧城市主题项目”的武汉,在今年初投入千万元向全球公开招标智慧城市设计“金点子”。眼下,全国有20多个大城市不约而同喊出“智慧城市”的口号,无锡、北京等多个城市的物联网产业联盟风生水起。 从“车联网”到“桥联网”,湖北物联网风光无限 商品的出库、运输、销售状态,管理者可随手掌控;让车位“召唤”开车的你,逛街找车位不再“抓瞎”;桥梁装上传感器,有无病害一目了然……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在物体上植入各类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后,再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物“对话”和物、物间“交流”。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急先锋”,物联网已昂然步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多个省市的“十二五”规划。 其实,物联网并非新鲜事物。从省经信委科技处了解到,早在几年前,不少企业就开始纷纷涉足物联网技术。 2007年,湖北新宝科技公司开始与东风公司合作,开展汽车生产、物流、销售一体化项目。从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到电子标签(RFID),从功能单一的扫描器到卫星定位、移动基站,最终在2008年底形成了一套生产下线-仓库-改装-销售-售后的监控系统,覆盖东风公司的280个4S店和1380家二级经销商,共有7000余个扫描点,使用的电子标签达60万个。“直到2009年元月,我们才意识到这是个物联网项目,也开始认识到产业未来的前景。”新宝公司董事长赵建宇说。由于有效监控了商品车的运输销售状态,东风公司这个项目在头一年即节约了3000万元的运营费用,第二年则高达2亿余元。 大型桥梁结构的安全,一直被桥梁学术界和工程界高度重视。依托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武汉理工光科股份公司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桥梁,开发研制了不同种类的光纤传感器,形成适应于不同监测需求的成套监测系统技术。 这样,判断桥梁结构是否出问题,不再需要现场人工检测,只需在桥梁各处安置小小光纤光栅,便可通过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时在线诊断桥梁结构的早期故障。目前,武汉长江二桥、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大桥等省内各大世界级桥梁都已用上这套系统。 武汉邮科院的智能电网、智能环境监控;长飞光纤的周界安防;武汉大学的ETC系统;天喻信息的无线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立得空间的智能户外广告牌;泰龙通信的智能家居……放眼望去,物联网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展示着俏丽的身影。 烽火通信的三网合一测试平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民生领域期待新探索 IBM等国外企业在中国淘金物联网,重点领域是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银行等“赚钱”行业。这让不少专家感到隐忧。 工信部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编制总体组组长卜凡金博士上月在汉呼吁:“我国在互联网领域已经落后于欧美国家,在物联网这样的新兴领域,理当迎头赶上。”他认为,国外企业较少关注的粮食问题,安全问题等,应是我国物联网本土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令人欣慰的是,我省不少公司已将目光投向民生领域。农业物联网,就是我省特色之一。 目前我省储粮的仓库,多是40米长、15米宽、3米高,里面堆积如山的粮食内部如发生霉变,从外观很难发现。中兴能源湖北有限公司目前在洪湖试点的一项农业物联网项目,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 粮食霉变有一个显著特征:温度和湿度会升高。他们在粮仓内插入40根测温电缆,对整个粮仓立体监控,一旦内部发生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就可马上知道。目前,这套系统即将在省内5个县市推广。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后还将开发粮油产品溯源、物流运输管理、生产能耗管理等农业物联网新项目。 以防伪技术闻名的华工图像,则将食品药品的追踪溯源作为主攻课题。目前,该公司已先后中标鄂州、恩施、仙桃等多个城市的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建设。人们餐桌上吃的猪肉,从屠宰、加工、批发零售均由电子标签这个身份证进行智能化识别管理,可建立起肉类流通信息数据库,并为省级监管平台提供完整的监管数据信息。 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生产线上,华工图像提供的电子标签,同样给每盒药品建立起身份证,目前流通环节的80家分销商和200家有条件的医院已经建设药品验证系统,不仅可查明药品的真伪,还能通过完整的数据记录找寻药品生产的源头。 抱团前行,冲刺“排头兵” 涉及门类广、科研力量强是湖北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优势。一些物联网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在物联网发展大潮中抱团前行。 去年4月,在省市相关部门推动下,由武汉邮科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47家单位联合发起组建“武汉・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理事长、武汉邮科院总工程师余少华说,联盟的成立,旨在加强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深层次技术合作,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形成千亿元产值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增加到近70家。汉派军团正踌躇满志,争当国家物联网排头兵。 然而,从核心竞争力来看,我省物联网企业的块头仍然偏小。省经信委做了一项初步统计,目前全省虽然有100多家物联网企业,但尚无一家物联网主业产值过亿元,小而散的状况较明显。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学院教授李文锋认为,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标准的制定是关键。“政府在这方面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尤其是尽快制定行业的相关标准,避免‘信息孤岛’的资源浪费。” 这也是不少物联网企业的共同呼声。多家企业认为,在物联网的各个领域内,几乎都缺少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很多情况下,企业只能依照现有的市场和采购情况,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拼凑”,实施中发现问题再修正,企业之间也缺少沟通。这样极影响系统的效率,也会增加客户的投入。 链接 炙手可热的全球热潮 早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概念。2008年底,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建议将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把感应器嵌入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全球每个角落中,并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使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 这一战略与美国1993年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认为这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物联网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智慧地球”战略提出后,各国纷纷跟进,提出物联网发展方略。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宣布了“物联网行动计划”,实现将各种物品如书籍、汽车、家用电器甚至食品连接到网络中,以求确保欧洲在构建新型互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欧盟认为,此项行动计划将帮助欧洲在互联网的变革中获益,同时它也提出了将会面临的挑战,如隐私问题、安全问题以及个人的数据保护问题。 同年,日本政府也正式推出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简称为“i-Japan”。“i-Japan”战略描述了2015年日本数字化社会蓝图,阐述了实现数字化社会的战略。这一计划着眼于应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普遍为国民所接受的数字化社会,共分为三大核心领域:电子政府和电子自治体、医疗保健、教育与人才;激发产业与区域活力、培育新兴产业;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国,以物联网代表的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浪潮也正以超常的速度破浪扬帆。 继提出“感知中国”后,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当老百姓还对物联网这一新兴概念“雾里看花”时,产业界已率先走出物联网的实践步伐。目前,无锡、北京、武汉等城市纷纷将物联网的产学研探索纳入政府推动轨道。无锡市创建了中国首家以“微纳技术”为核心的微纳国际创新园;北京成立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武汉近70家企业也成立了武汉・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启动首批示范工程。 放眼全球,目前物联网的应用仍较为零散,远未形成规模。这对我国来说,正是一个与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的可贵机会。 鄂企在行动 ●为城际铁路保安全 设计时速超过250公里的铁路线,都要求设立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对沿线的风雨雪天气、地震灾害、异物侵限等实行监测。这一安全监控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既不能漏报,也要求在远距离传输中不为外界干扰,不产生误报。而传统的防灾安全监控方法均存在列车运行干扰、雷击、电磁干扰和弱电信号远距离传输等技术难题。 武汉理工光科公司利用光纤光栅防灾传感技术,研发出新一代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目前已经在湖北城际铁路选择典型区间开始示范应用工程。这一工程包括了风雨雪天气的监测、地震监测、异物侵限监控等一系列应用,使光纤传感技术在铁路物联网系统得到推广应用。 ●远程遥测东湖水质 2010年6月起,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开始在武汉东湖开展智能水质的光纤监测项目。 通过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与光纤材料的结合,发挥了光纤材料远程传输损耗低的优点,极易远程遥测。这一项目改变了传统落后的依靠化学试剂检验单点或少数取样来监测大面积湖泊水域的方法,使水质监测管理进入网络化、智能化和现代化轨道。 一条光纤上,可以串接多个传感器以监测不同项目,这样,可减少传输线路,方便施工,同时也可实现多点同时测量,避免了以往逐点测量不同步的弊端。这一系统还能对每一处可能排污的地点进行精确定位和实时监测,可节约大量能源和人力物力。 ●城市交通感知平台 在我国,有100多个大中城市被交通拥堵困扰。如果建立起车联网基础应用项目,间接效益达千万元。 2010年5月起,中船重工709研究所开始在武汉开展车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将选择80万辆机动车配装“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即电子车牌,可优先完成交通拥堵、停车、违章、套牌、保险、年检等应用。同时,在武汉市中环路口部署固定基站,形成区域封闭的“电子篱笆”,以感知进出车辆。 据了解,这一项目目标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车联网,还将在应用示范的基础上推广到“8+1”城市圈。系统将能实现城市公安、交通、城建、环保等信息资源共享,并形成新的信息服务产业。 |
[返回] |